专为高三考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

当前位置:八八高考高考资讯高考新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

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

时间:2025-05-01保存为WORD
专题:

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,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萌芽;甲午战争之后,它逐步发展起来;至民国初期,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“短暂的春天”;然而,在抗战时期,民族资本主义遭受了重创;抗战胜利后,民族工业逐渐凋敝萎缩。

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

19世纪六七十年代,手工工场应运而生。以丝织业为例,“机户”设立“机房”,雇佣“机工”进行劳动。在这里,机户扮演着早期资本家的角色,而机工则是早期的雇佣工人。“机户出资,机工出力”的运作模式,体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。这种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产生,标志着资本主义的初步萌芽。

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

甲午中日战争后,帝国主义竞相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,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,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。同时,为了扩大税源,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。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,许多人纷纷倡导“设厂自救”和“实业救国”。由此,中国掀起了一股兴办工业的浪潮。到了19世纪末,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实现了初步发展。

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

民国初期,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“短暂的春天”。这一时期的繁荣是中国社会发展和国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辛亥革命的成功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,它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,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制度上的束缚和障碍。同时,革命提高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,激发了他们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。

民族资本主义遭到沉重打击

1937年,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,民族工业遭受了沉重打击。抗战爆发后,许多民族资本家出于爱国热情,历尽艰险将工厂迁往内地,并尽快恢复生产。这些工厂对大后方经济发展和支持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。然而,在沦陷区,许多来不及内迁的厂矿或被日本毁灭,或被日军以“委托经营”、“军管理”、“租赁”等形式吞并。

民族资本主义凋谢萎缩

抗战胜利后,民族工业逐渐凋敝萎缩。美国与国民政府签订了《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》,攫取了大量在华政治、经济等特权。随后,美国大量对华进行商品输出,排挤了国货。有人将这一条约称为“新二十一条”。同时,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,残酷挤压民族工业。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,通货膨胀严重,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。民族工业陷入绝境,纷纷倒闭。

小编推荐

相关文章

Copyright 2019-2029 http://www.88gaokao.com 【八八高考】皖ICP备18020814号-5

声明: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